全额购买、光伏贷借款、租赁的光伏养老+理财模式基本形成,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机动选择,扩大了农村居民光伏惠及面。
光伏扶贫的经济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具有很大的项目空间。但是,我国光伏终端利用各个方式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分布式光伏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光伏扶贫政策的政策力度、项目空间巨大。研究从中央到各级地方出台的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不难发现现有光伏扶贫政策存在明显的问题。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光伏扶贫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又是时间跨度很长的项目,维护、维修等环节才是真正影响光伏扶贫后续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没有引起重视。在光伏扶贫的各级政策中,贫困农户、贫困村集体处于被动救助地位的意识很明显,贫困农户、贫困村集体处于物化状况,这既影响了光伏扶贫的效果,也是对扶贫对象的不尊重
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从社会效益看,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有利于人民群众增收就业,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革,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消费品种过度依赖煤炭,占比一度高达70%。
预计到2020年,全市累计并网扶贫光伏电站可达9700个,受益贫困户约2.6万户、贫困村2602个,给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市经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光伏扶贫的模式在全国还属首创。自此,合肥拉开光伏扶贫的大幕。
这些项目投产后,我市光伏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向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的目标进一步迈进。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市光伏累计发电15.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6万吨。从最初的个人光伏电站到村集体光伏电站,我市光伏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光伏产业成为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成效显著。
创新不止 光伏扶贫模式全国首创2013年,我市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村选择5户农民家庭先行试点光伏下乡帮扶贫困户种植农作物脱贫先立志,不能仅靠光伏发电项目分红。自去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协挂钩帮扶联新村,驻村工作组以扶贫先扶志为抓手,让联新村贫困户家庭、村容村貌、产业发展都有很大改观。值得一提的是,联新村将把市政协的旅游+扶贫项目融入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主要以光伏发电站为中心,打造联新村特色旅游+扶贫,增设了停车场、开心农场、特色民宿、生态垂钓园四个项目。
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正在逐渐拓宽,家庭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据悉,该光伏扶贫项目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该村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超过3000元/年。
根据帮扶目标,至今年底该村剩余的53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他的主要经济压力来源于供孩子上学,在市政协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他不仅种了5亩茨菇,还种了花生、水稻、苦瓜等,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恳劳作,为孩子谋划出更好的未来。
从目前来看,茨菇和晚水稻长势良好,收成有望。去年底,我们村有26户贫困户40人脱贫。近日,广东惠州市政协驻村干部兼联新村第一书记张金华高兴地向东时记者介绍,村里今年6月底开始投产的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已经有了可观收入。从6月28日投产到11月3日,一共运营了131天,累计发电量48.3万度。长得很漂亮,农历11月中旬就有收成了,预计亩产有2000斤,按照往年的批发价一斤4元多,一亩就有八九千元收入。例如投入150万元,打造建成一个占地2500平方米集文化服务为一体的村级文化广场和综合公共服务站,改善了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美化了村文化设施;投入15万元开展整治村容村貌工程,建成村内垃圾中转站;协调县财政部门下拨30万元,建成了一个能处理2000多人生活垃圾的污水处理池市政协驻村工作组通过基础设施改善,有力推动了村容村貌改变。
此外,在现有53户贫困户中,共有30户家庭种植农副产品,家庭收入3000元至3.4万元不等,而且有43户家庭有1至2人外出打工,家庭年收入5000元至3.8万元不等。为此,市政协在产业上也进行支持帮扶。
张金华介绍,市政协经过反复研究,立足联新村土地和太阳能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发电容量达950KW,按平均年发电量120万度,年利润约117.6万元(按全额上网0.98元/度计算),预计给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5万元。我们已经发电快50万度了,正在制定分红方案。
光伏发电收入长达25年联新村位于惠东县多祝镇西北部,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距离多祝镇中心15公里,距离县城22公里。围绕光伏发电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在协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联新村村容村貌有了大改观。
张金华介绍,经过考察和研究,现在重点指导贫困户种植茨菇和晚水稻粤标5号,特别是鼓励有劳力贫困户种植茨菇,市政协补贴种苗1500元/亩,目前有6户贫困户种植茨茹24亩。在联新村一片茨菇田里,44岁的贫困户吴碧强一边查看茨菇长势,一边向记者算着这笔账。张金华介绍,联新村目前正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求,着手打造一个持续、可脱贫的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形成一片可观光、可游玩、可开发的旅游地,借助电商平台带动南溪村日癉合作社发展,把联新村原生态的手工烘干荔枝和蔬菜以及火龙果、花生油、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项目今年4月20日动工,为了早投产早实现创收,工程每天加班加点,只花了2个多月,这个全市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在6月28日即竣工投产。
张金华介绍,剩余的53户贫困户251人将会在今年底全部脱贫。该村是省级贫困村,村主要靠种植水稻、蔬菜、花生、荔枝、龙眼以及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目前,特色项目正在评估论证中,预计列入示范村三期工程打造。目前,村里正着手制定光伏发电分红的方案。
这其中,光伏发电项目起到大作用。张金华介绍,到时张榜公示补贴名单和金额,让所有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实惠,更好地促进更多的有劳力贫困户参与进来。
除去维护费用等,按当前的发电效率,参与分红的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约3617元/年,而且长达25年围绕光伏发电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在协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联新村村容村貌有了大改观。从目前来看,茨菇和晚水稻长势良好,收成有望。张金华介绍,经过考察和研究,现在重点指导贫困户种植茨菇和晚水稻粤标5号,特别是鼓励有劳力贫困户种植茨菇,市政协补贴种苗1500元/亩,目前有6户贫困户种植茨茹24亩。
值得一提的是,联新村将把市政协的旅游+扶贫项目融入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主要以光伏发电站为中心,打造联新村特色旅游+扶贫,增设了停车场、开心农场、特色民宿、生态垂钓园四个项目。他的主要经济压力来源于供孩子上学,在市政协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他不仅种了5亩茨菇,还种了花生、水稻、苦瓜等,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恳劳作,为孩子谋划出更好的未来。
张金华介绍,联新村目前正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求,着手打造一个持续、可脱贫的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形成一片可观光、可游玩、可开发的旅游地,借助电商平台带动南溪村日癉合作社发展,把联新村原生态的手工烘干荔枝和蔬菜以及火龙果、花生油、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帮扶贫困户种植农作物脱贫先立志,不能仅靠光伏发电项目分红。
张金华介绍,到时张榜公示补贴名单和金额,让所有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实惠,更好地促进更多的有劳力贫困户参与进来。为此,市政协在产业上也进行支持帮扶。